于丹《論語》心得
于丹《論語》心得
內容簡介top
這個世界上的簡單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,是因為它們從不表現為一種外在的灌輸,而是對於每個人心靈的喚醒。
《論語》中的簡單道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塵埃,正緣於它能讓後世的人,在日益繁盛、迷惑的物質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,不至於因為可供選擇的機會太多而倉皇。
受益的人也許「覺」在某一刻,怦然心動,醍醐灌頂;也許「悟」在漫漫歲月,用一生的歷練完成一次不可複製的解讀。
于丹從天地人之道、心靈之道、處世之道、君子之道、交友之道、理想之道、人生之道等方面來剖析,讓千年經典化為心靈甘露。
作者簡介
于丹
北京師範大學教授,中國古代文學碩士。
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助理、影視傳媒系系主任。教授「中國古典文學」、「影視學概論」、「電視理論思潮」等課程。曾獲得1996年北京市優秀教學獎、2001年中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、2001年北京師範大學勵耘獎、北京師範大學十佳優秀教師獎等多項獎勵。
出版《形象 品牌 競爭力》等專著多部,在《中國社會科學》、《文藝研究》、《現代傳播》等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專業論文十餘萬字。
知名影視策劃人和撰稿人。現任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、科教頻道總顧問,北京電視台首席策劃顧問。
古典文化研究者和傳播者。2006年「十一」黃金假日在央視「百家講壇」連續七天解讀《論語》心得,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。
詳細資料top
規格:平裝 / 216頁 / 普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出版地:台灣
特惠贈品top
府城美味時光經典餐具組贈送方式:
活動期間凡選購「聯經全書系」參展書,滿599元即送「府城美味時光經典餐具組」,單筆訂單不累送,數量有限,送完為止!
注意事項:
單筆訂單同一贈品不累送
限量2500個,剩餘數量
寄送地區限制:
不限地區
目錄top
序(易中天)
天地人之道
心靈之道
處世之道
君子之道
交友之道
理想之道
人生之道
《論語》原文
後記
序top
序: 灰色的孔子與多彩的世界
于丹白衣白裙,坐在一張黃色的長沙發上,旁邊是紅衫的央視主持人柴靜。我灰不溜丟地坐在她們的對面,準備提一些刁鑽古怪的問題。 這是二○○六年十一月十二日的下午,地點是「百家講壇」的演播室,話題則圍繞著于丹的「論語心得」展開。服裝未經設計,訪談也很自由。但我看著這一對桃紅李白,總不知孔老夫子見了會作何感想,便不懷好意地問:你們美女也喜歡孔子嗎?在你們這些美女的心目中,孔子是什麼樣的? 誰知于丹並不上當,應聲答道:我不主張從性別的角度去看孔子。在我的心目中,孔子只有溫度,沒有色彩。 好聰明的小妮子,好精彩的回答!我也立即回應:那我今天就有點兒像孔子了。我這一身灰,等於沒有色彩。不過,灰色也有灰色的好處,那就是和任何色彩都能搭配,比如你們的鮮紅和潔白。 觀眾大笑。 訪談在笑聲中結束,我卻有點兒意猶未盡。事實上,我要問的問題是:孔子是不是眾人都需要的?如果是,那麼,他應該是什麼樣的?答案其實就在剛才的笑談中:一個大家都需要的孔子應該是灰色的。 我不知道于丹對於「色彩」和「溫度」的定義,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沒有色彩。
所謂「沒有色彩」,無非就是灰色。灰色的色彩感不強,可以視為不是色彩的色彩,但同時又是最具普適性的色彩,因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。所謂「需要一位灰色的孔子」,無非是說,在這個多元的時代,我們需要一位最具普適性的孔子。 實際上,真正偉大的思想絕不會只適用於一時一地或一人。它們總是具有普遍的意義,也應該具有普遍的意義。人們喜歡譏諷地說,生命之樹常青,而理論往往是灰色的。他們不知道,理論如果不是灰色的,就沒有普適性;而沒有普適性,也就沒有生命力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我們希望孔子是灰色的。或者說,我們願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。
但是,沒有人會喜歡只有灰色的世界。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時,才能顯示它的普適性,顯示它的高貴和純粹。因此,灰色的孔子又必須鏈接多彩的世界。這世界充滿生命活力,娼紫嫣紅,千姿百態,萬類霜天競自由。正因為有了生活的五彩繽紛,理論的灰色才不顯得死寂;也正因為有了思想的高貴純粹,紛繁的世界才不至於俗不可耐。灰色提升著品位,而多彩保證了活力。這也就是和諧。 于丹為我們講述的就是這樣的孔子,一位鏈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。鏈接是廣泛的,東西南北,古今中外。主題卻是單純的,單純到沒有色彩,沒有性別,沒有時間和空間,只有溫度。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學者的孔子,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歷史的孔子,更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孔子。
但我知道,這是我們的孔子、大眾的孔子、人民的孔子,也是永遠的孔子。 我們需要這樣的孔子。 我們歡迎這樣的孔子。
二○○六年十一月十三日夜
於北京│廈門途中
內容連載top
內文1234567
§內文1
天地人之道
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說,自己以半部《論語》治天下。
可見《論語》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《論語》的推崇。
這部曾被譽為治國之本的《論語》,對於我們現代社會,現代人的生活,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?
大家別以為,孔夫子的《論語》高不可及,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它。
這個世界上的真理,永遠都是樸素的,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;就好像春天要播種,秋天要收穫一樣。
《論語》告訴大家的東西,永遠是最簡單的。《論語》的真諦,就是告訴大家,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。 說白了,《論語》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,適應日常秩序,找到個人坐標。
它就是這麼一本語錄。
兩千五百多年前,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被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。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紀錄由他的學生彙集編纂,後來就成了《論語》。
我們會覺得,《論語》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,很多是就事論事,裡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,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。
其實,無言也是一種教育。
子曰:「天何言哉?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。天何言哉?」(《論語‧陽貨》)孔子對他的學生說,你看,蒼天在上,靜穆無言,而四季輪轉,萬物滋生。蒼天還需要說話嗎?
《論語》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,是一種樸素的、溫暖的生活態度。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。
大家知道,孔子弟子三千,其中有七十二賢人。他們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,把那種生活的態度、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。
我們說孔夫子是聖人,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,最有人格魅力的人。神聖神聖,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,是像李白那樣的人;而聖是接近土地的,是像杜甫那樣的人。
孔聖人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在大地上生長的信念,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裡面自然生長脫胎出來,而不是從天而降的。
中國的創世神話是盤古開天闢地,但這個開闢不是像西方神話講的那種突變,比如說拿一把大斧子,啪,劈開,然後金光四射出現一個什麼樣的天地萬物,這不是中國人的敘事情感。
中國人習慣的敘事是像《三五曆紀》裡面描述的那樣,是一個從容、和緩而值得憧憬的漫長過程:
天地混沌如雞子,盤古生其中,萬八千歲。天地開闢,陽清為天,陰濁為地。盤古在其中,一日九變,神於天,聖於地。天日高一丈,地日厚一丈,盤古日長一丈。萬八千歲,天數極高,地數極深,盤古極長。
它說開始時「天地混沌如雞子」,盤古在裡面待了一萬八千年。後來天地分開了,但它不是作為一個固體「啪」地從中間斷裂,而是兩股氣逐漸分開,陽清之氣上升為天,陰濁之氣下降為地。
這並不是天地開闢的完成,這種成長才剛剛開始。
廠商建議價: 199 元
網路價:99 元
購買數量:
人氣:737